一起风从无>竞技网游>大宋的变迁 > 第八十二章 天禧二年苏州的变化
    经过天禧二年整年的改制运作,无偿的差役已经离长洲县、吴县远去,两县的衙前差役已经吏员化,官营工坊也不存在无偿的差役,都有五百到一贯多的工钱。

    制作吊杆、轨道车的官坊甫一开业便供不应求,现在不是百姓逃避差役,而是钻山打洞想进入官坊,官坊工钱多,有固定的假期,远好于私人作坊。

    连锁反应远不止此,私人作坊主一看手艺好的工匠流向官坊,他们急了,再像以前那般采用强制的下作手段留下工匠已经做不到了。

    改制前那帮吏员收了黑钱就会为虎作伥,现在孙冕给吏员开了俸禄后管的甚紧,只要收受钱财,立马赶出衙门,为了长久的饭碗,他们暂时不敢去干这丧尽天良的事。

    私人作坊主眼看无计可施,只能忍着锥心的疼痛给工匠们加薪水,现在苏州城四周的工价全部超过了一千钱,还有旬休。

    良心好点的作坊主还会提供一顿午饭,以前那种六七百文的工钱工匠们瞅都不瞅一眼,苏州工匠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可官府里原来差役与新招募帮工们收入差异的矛盾立时体现出来,服役的力手们现下俸禄只有五百文,虽然较之以前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与官坊新招募的帮工们相比差了一半还不止。

    人心都是得不到满足的,这些差役们不免牢骚满腹,可胳膊拗不过大腿,该服役还是得服役。

    此事孙冕和王嘉言、张知县三人比差役们更加苦恼,现在有两个矛盾不好处理:

    第一是服役范围的问题,宋代都是按照家庭财富来区分户等,决定是否服役,州衙的新规是四等户以上才服差役,但是工坊的兴起让户等的界定成为难题。

    比如官营和私营工坊新招募的帮工,他们家中还有良田,如果单纯论田亩,这些人只够划入四、五等户。

    但如今工坊还发给他们工钱,两口子做工一年下来好几十贯,那么就应该划入三等户,按照新规必须服有偿差役。

    第二个矛盾就是差役与招募工匠的工钱差异,官府里雪盐工坊、器具工坊、武备工坊这些技术要封锁不能外流,所以全是采用的差役来做工,并未招募帮工,如今工价上涨,这些差役当然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工钱,包括衙门里工钱低的差役也是一般心思。

    当然要让他们心服也简单,与其他新招募的帮工们收入接近即可。

    但这也是个矛盾之处,要是全部按照新招募工匠的工钱来发放,钱倒是小事,却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除却长洲和吴县,苏州其他几个县的差役们心里如何平衡?

    你长洲、吴县有钱,差役发如此之高的俸禄,那些穷县如何能搞,穷县的知县必然牢骚满腹,你们两县搞的轰轰烈烈,现在本县的差役可是人心浮动。

    王嘉言看着孙冕埋头苦思,脸有愧色的拱手行礼道:“知州,上月组建的器械官坊都是强行征集的差役,工匠嫌工钱少皆不愿前来。“

    孙冕抬起头来,苦笑道:“此为好事,仲谟何以羞惭,曾通判、张知县,你们也一起想想法子。”

    曾通判皱着眉头没吭声,他当初就不赞成给差役们发工钱,在他的意念里,差役本就是苏州子民的本分,苏州的四等户以上就该无偿承担,这样的改制助长了百姓趋利的恶习,殊为不妥。

    张知县去岁和曾通判的想法还有些一致,但改制后县衙公吏和差役们积极性的提高,让他省了不少事,于是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也是冥思苦想了许久想不出好的方法。

    此刻听到孙冕说话,他拱手回答道:“知州,下官也甚是苦恼,潇湘馆开业那日,下官就此事问过丁夫人,据说是管吃管住还有一贯钱,且每月视酒楼获利给予赏钱,我等那工坊的差役可都是工匠,与小厮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区区五百钱怎可塞住芸芸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