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起大城市的那些名校里面的校长老师,江诚突然间觉得眼前的郑秋才是一个真正值得赞扬,敬重之人。

    就连他现在就读的大学校长陈晋,那样位高权重的人江诚都没对他有过这种的感觉。

    见江诚是来献爱心的,郑秋热情的带着江诚参观起来他们的学校。

    如他们所看到的,整个学校只有两层高。

    到二楼参观的时候,二楼早已经荒废,三间教室分明都变成了杂物房,里面堆着一些损坏掉比较严重的课桌。

    郑秋开口介绍:“十几年前我刚回村里支教的时候,这几间教室还没有荒废。那时候还有六个老师,我们一起分工,一人教一个年级的学生,虽然每天上7节课,一整天都闲不下来,但是回想起那段时间确实是很开心,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斗志,每天都在幻想着如何帮这些学生提升他们的成绩.....”

    说到后面,郑秋的表情不由得有些唏嘘。

    学校侧后方还有一个小土屋,里面隔了几个小房间。

    房间的光线并不是很好,一看就是教师楼。

    除了水电之外,就只有一张书桌和一张上下铺的铁床。

    据郑秋介绍,由于这里没有食堂,来这里支教的老师不仅得自己烧水洗澡就连饭都得自己动手做。

    这种环境确实十分的糟糕。

    加上村里到县城的交通并不是十分的便利,想要采购生活用品十分麻烦。

    这也是后来那些支教老师坚持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看着如此糟糕的环境,江诚略有些感慨的问道。

    “这样破旧的学校真的值得您在这里坚守吗?据你所说的,这么多的孩子现在只有你和黄老师两个人在教导,说实话,先不说教学时间够不够的问题,他们这些孩子不论年纪大小全混合挤在一间教室,教学内容不同不说,他们的学习进度也得不到保障,为何不让他们到县里的学校去读书?”

    郑秋闻言,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学校已经成立了一百多年,我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当年我读的时候,学校还没这么破败,支教老师们的工资跟普通老师的工资相差还没那么的大,大家的内心也还没那么浮躁,他们都是真情实意的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在燃烧自己的青春。”

    想到这里,郑秋带着江诚走出了教师宿舍,语气轻轻的说道。

    “其实我也动摇过,想过离开这里,可是我要是离开,这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孩子们他们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这学校没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家帮忙务农永远困在这一方小天地,这里面许多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条件都不足以支撑让他们都县里的学校住宿学习,我坚守在这里,他们至少还有一丝希望,能靠着读书习字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看着这些赤脚跑来跑去孩子,江诚再次问道:“郑校长我很好奇,学校办理成这样,就没有人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