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生意如火如荼,许氏兄妹俩的旧货店也静悄悄开了起来。
位置不算很好,就在集市一角,一间小小的铺子并灰扑扑的牌匾。来来往往的行人或有想歇脚、躲雨的,见它亲切,便也进店瞧瞧。
店里卖的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大多是些旧货。
旁人淘汰不用了的衣裳,店里收来好生浆洗过再放到外头挂卖;有那破了洞的,还会简单绣上几朵花,穿上去反倒瞧不出破旧,只觉正是时兴样儿。
又或者是那些掉漆的家具,整整齐齐码在那儿,好不威风,想来是从有钱人家里淘汰下来的。普通老百姓可不挑这些,重上一遍木漆,或者用布包一包,又可当崭新的使。
但这些旧货和新货比起来,价格可要实惠得多。
很快,便有那胆大的人在店里买了几身衣裳回家。
这店也奇怪,只一个店小二并掌柜的,掌柜也才三十来岁,横眉阔额显得精明有神。
店小二是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儿,太阳穴青筋鼓胀,怕是练家子。
见有人拿了东西,店小二便瞪着双眼睛瞧你。直瞧见你往掌柜那里付账去,才收回眼神寻找下个目标。
还真是有点渗人,付账的人擦擦额角冷汗,又在掌柜如沐春风的笑容中恢复活力。
这店虽是奇怪,但东西却卖得实在。
衣裳拿回去穿在身上,十里八村的都来看稀罕。圆了多少人一辈子穿不上一件绸缎衣裳的梦?
一打听才知道县城集市边上专开一家旧货铺子,蜂拥而至才发现早被县里的人挤满了。
这个抢衣裳,那个搬柜子,还有嫂子们在一边挑些好看的旧饰品。
本以为这人潮人海闹嚷嚷的,势必会出乱子。结果一旁只管用眼睛盯人的店小二敲敲桌板,手上变出一根长长的木棍,惊得好些人不再说话,只管手下飞快抢东西。
这店也实诚,东西买多了还有折扣,大婶大嫂们闲来无事就爱来瞎逛。也不怕店小二胡瞪瞪,她们看透他易害羞的本质,不时打趣这年青小伙子,说是要给他找个好姑娘。直把店小二说得脸通红。
日暮时分,掌柜锁好店门,缓缓向县学那边行去。
他是要,去和老板们说说铺子的发展情况。
***
和钱家契书既成,便有了进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