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虽应远在京城,可这座花园里却能见得到这些依事而行的奏疏,于威严的皇室而言,日行千里除了奔波于王的诏命之外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民情民意,寒冰结实耐用也抵不过夏天的风吹来的阵阵暖意,那像是民众的一种被称作“开玩笑”的拘束版小活动。
然民意定是民意,民之玩笑走到前方便必定不是玩笑,而是民情与民意。
昨天己时这附近有一间房无故坍塌,正好吾皇万岁在田野视察,闻此音讯,吾皇万岁亲自奔赴那间房的旁边,实地考察了好半天,连宫里召唤的声音都似乎没有听到。
然后今天临近戊辰时分,宫里来了批泥瓦木匠,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那间破房在原址上改成了平地窑洞房,毕竟木匠来了不能只是看着不是?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施展才能于民有利,何乐而不为!
田野旁,有人在干活,有人在扇风,有人在赏茶,有人在饮茶,茶与查,音同字不同,权且当做提声醒,立身处世明查秋毫可不能少。互勉互励,共同进步。
木匠在饮茶时随手雕刻时光,笔墨纸砚悉数登场,这是惬意的午后,这是清凉的午后,这是舒爽的午后,木匠随手把身边的废柴雕琢成一件件美妙的事物,一笔一划,悉数着墨。以期讨个彩头。好漂亮的木雕,好漂亮的着色,好漂亮的日常摆件儿!
雕好摆件儿就该继续用心修整平地窑洞房了,这种房子本来建在山上,倚靠着黄天厚土,在山路的旁边凿个洞,凿个能住一家人的大小模样类似于平房的窑洞,这功夫可不小,得仔细着,再简化工事那也是在黄土高原上建房子,一招半式出个差错那这房子是一定建不成了,搞不好还会影响周围的黄土层,土质疏松的情况下黄河基本上会咆哮,从西北一路气势汹汹咆哮到中原偏东的位置,再咆哮着冲出河道,在入海口祸害附近数千米的地界,要真到了这一步那就太悲惨了,已经是接近无计可施只能悲惨的情状。
所以,在地图上,一小步与一大步的差别有时很微小,可视觉差却不止一点半点。
土地是本钱,既是宫廷皇族的本钱,又是威武朝臣的本钱,还是平民百姓的本钱。
一衣带水只是形容裙带关系,真正重要的是属地毗邻,隔岸的土地荒凉无比,搞不好会影响此地,虽然这样的话题难提及,不过确是事实,嘲笑改变不了现状,不如携手同行一段时间,收受成果,再携手同行一段时间,收受成果,如此辛苦奔波,必定能收到成效。
不然,一块地界的荒芜一定有些无穷的后发力,此时还没有荒芜的这片土地总有一天会尊严全无地选择荒芜的,那太不应该了,不是讲水随土转,人随水转吗?
向前多走几步,考虑事情多考虑几秒,一切问题不都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城一定珍贵又繁华,无数历史记载在那里,包括那间正在修整的平地窑洞房也可能记录在罗马城的某块巨石旁边的小石块或者小房舍的墙壁上,记录世界记录你,记录生活记录我。
窑洞房还得有粗壮木头的加盟,不然万一哪一年雨水充足,下水道不够用,雨水倒折回来淹了屋子那该怎么办呢?
像古时候的茅草屋就不行,不是说寒酸不寒酸,而是茅草屋在这里不能通用,因为这里的雨势头很足,不是细细毛毛雨、下雨时间长这么简单粗暴,而是黄河会泛滥。这样的大灾难,防患于未然讲的就是此处建房该注意的建房二三事。
这里有一种茶水任何时候都可以免费享用,应该是本地人对过路人的一种施慧,一年四季,不论年岁怎样,这种茶水都是照常在现场供应,想喝几杯喝几杯,像遇有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这些问题也可以喝那种茶水,可着劲儿地喝,于身体健康有益!
宫里的木匠似乎很懂这个地方的水土人情一样,修一处平地窑洞房勘测了好长时间才动工,稳妥为善,问题总是需要面对的。
粗壮木材已经运到半窑洞里了,接下来就是房梁的修葺与整理,一步一步的不能出错才能保证最后某一时刻工程确定会完工。
原以为修缮师傅们会歇一歇,没想到他们连茶都没来得及喝就开工作业,所以才说水与土的契合有时候是以秒计算的,错过了那整装工程也就宣布失败,忙活了许久便是除了整理乱局什么好处也没落下。
从京城来的诏令倒是没再见着影子,难道吾皇万岁知道这边的平地窑洞房已经到了即将完工的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