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义没忍住露出怜悯神色:“属下那日打了她十三鞭……殿下您知道的,属下可从未打过女人。一鞭鞭的,打着打着这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您说她一个女子,几番蒙难,也太可怜了。以前没有头风之症,突然遭这等变故,天底下谁人能做到不喜不悲啊,反正属下肯定夜不能寐天天顶着俩黑眼圈儿。莫说惹出头风,就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怎么的,你也学会怜惜人了?”
宋义:“就是觉得……越坚强,越惹人心疼。燕姑娘满心以为自个儿又遭背弃了,却哪儿晓得,那两个‘背弃’她的人原是在拼命保她。等他日晓得了内情,必定自责不已,属下唯恐她这头风自此是好不了了。”
歧王睇他一眼,手中核桃悠悠转动着,怡然模样似是个没有心的人:“懂得怜香惜玉了,那往后的苦你替她受?”
宋义往后猛退一步:“殿下!您可真狠心。”
主仆二人打住话头,就在此处又等到三更方等来斥候探报。那斥候报韩山关守军已被急调回皇城救驾,目前关隘已只剩百来兵卒守门,请歧王殿下速速改从韩山关离京。
歧王随即下令弃车骑马向北取小道绕行,一行人有条不紊撤离清明关。五更时分众人至韩山关口,递了符牌与路引,守将并无理由阻拦,也不敢阻拦,只得放行。待过韩山关,一行人再经小道绕回南路,乘上早已等候多时的马车,扬鞭策马绝尘而去。
燕妫这头疼委实难捱,饮了汤药后便昏昏睡下,再醒来时,日头高悬,车驾已飞驰过了百里外第二层关口,离京畿地界是越来越远。她掀开车帘,举目眺望,见群山连绵,河水迢迢,心中不免畅爽。再仰头看苍穹,恰见雄鹰展翅盘旋于顶,更有舒畅之感。
今离了京,不知日后又会有怎样的际遇。这一路可会顺利,入歧地后可又顺利?
却说宫城之中,经过一夜恶战,直到今晨韩山关守军分四千兵力回防皇城,方才荡清贼寇。令人不曾想到的是,杀入宫中的不是歧王麾下任何一个反贼,也不是禁军内贼,而是一群江湖人。这群人个个拼杀起来弃性命于不顾,以一当十,手段千奇百怪,令人防不胜防。用毒、火攻、暗器……无所不用其极。
更有北正门内贼响应,开门迎敌,西侧门守军又固有漏洞,被贼人抓住空子一攻而入。两处宫门失守,四路禁军被杀个措手不及,以至防守失利,退守至章昭殿前护驾。女帝被迫亲自披挂杀敌,血战到天明方休。
此时此刻她金甲染血,铁青着脸站在遍地尸首当中。
三千多具尸体,只活捉到三人。血流成河,尸堆如山,风中飘着难闻的腥臭味道。就是这些乌合之众,坏了她的大事,逼她不得不急调最近的韩山关守军回援,以至于放跑了歧王。
两军对峙,没发一只箭,没流一滴血,悄无声息的已分胜负。倒是在她眼皮子底下,上演了一场血雨腥风。结果歧王逃了,晏海大军一员未损就归了歧地。最可笑的是,生出这天大的变故却不曾伤及百姓一人,于百姓而言便不过是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于女帝而言却是实打实吃了个哑巴亏。
女帝握紧手中染得通红的剑,目眦尽裂恨得咬牙切齿:“歧王,可当真好谋划!”
身侧亲信既愤然又惶恐,战战兢兢:“歧王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他与晏家勾结,诱使我等将目光放在清明关处,却不防他来了一出围魏救赵,调虎离山。谁人想得到啊……歧王还有三千余人藏身京内作乱。可、可这些杀到章昭殿前的,却只是一帮江湖人,又死得都差不多了,就怕从他们身上难以找到串通歧王的铁证。”
唐雨旸拼杀一夜,已然杀红双眼,声音早喊得喑哑,接话道:“歧王在京中苦心经营十余载,只为一朝逃出生天,爪牙究竟遍布何处恐怕已超出我等想象。今日是北正门守备,明日叛变的焉知不是陛下身边之人。陛下,上兵伐谋,对付歧王这等诡谲之人,万不可再只着眼于排兵布阵啊!”
女帝哪里不知,可歧王擅谋,她擅用兵,若不着眼于调兵遣将,岂不是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么。只是……唐雨旸所言甚对,为帝王者的确该于筹谋之上用心,如今经这惨烈一败,她到底是懂了。
女帝噤声了很久,渐渐平息下怒火,找回思考的能力:“沈将军,你方才提起,这些江湖人与此前同我朝廷多番做对的霁月阁人有些关联。”
“禀陛下,臣的确发现这些人惯用的暗器,与霁月阁人所使用的极为相似。”
“既有眉目,朕就命你从今日起彻查霁月阁,限期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