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排妥当,他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第二次飞行实验。
丛林间,一只黑色的大甲虫正离地半米,慢悠悠的飞着。他的前螯和节肢都自然下垂,身后一对翅膀快速扇动,连残影都看不清楚。
此时的罗文有些无奈,飞是会飞了,但与他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
他臆想中的飞行,是那种空中各种骚气操作,飞行速度极快,与对手进行激烈、精彩的狗斗,就如同之前翼龙们空中争食的画面一样。
可现在……
看着周围缓慢挪移到身后的景色,他的飞行速度还没他在地上爬行快。
现实落差太大,一时让他有些意兴阑珊。
就这速度,除了让他再遇到上次那种自由落体时,不会那么狼狈以外,似乎想不到其它的作用了。
不过,他飞得慢并不是这套飞行系统不给力,相反,它还具备着相当多的黑科技。
首先,他的背部多出一组专门用于扇动翅膀的肌肉。其内肌源纤维的蛋白质排列非常整齐,纤维断面呈轮廓清晰的六角形,这种规则性使它们能够快速振动翅膀。
罗文的平常扇动速度是每分钟一千多次,极限速度为每分钟扇动两万多次,不过这种极速扇动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同时还会消耗巨量体力,但飞行速度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翅膀本身则是膜质,翅膀上带有隐形折痕。要使用时,鞘翅打开,下面隐藏的翅膀就如同雨伞打开一样,向外弹出、展开。
收回时有些麻烦,要灵活利用膜翅内部结构中的柔韧性和弹性,来实现一些复杂的转换。简单点说,就是顺着膜翅上的折痕将翅膀重新“叠”回去。
刚开始罗文对这种操作十分不熟练,收起鞘翅和膜翅后,还有一大部分膜翅裸露在外。他还以为就应该这样,没有太过在意。
后来观察了绿色小甲虫后,才发现膜翅能全部收回去,不过需要后足的帮助。其实就是用后足将膜翅硬塞回鞘翅下面,膜翅会根据折痕自动折叠。
如果单单如此,这对翅膀根本无法带动罗文的沉重的身体。
那么,接下来,最黑的地方来了。
原本属于背甲的鞘翅中,被添加了巨量的超微型金字塔结构。在翅膀高速振动的带动下,这些结构顶端会产生磁粒子纵波,这些定向发射的纵波会产生极化磁粒子现象,而这种现象会产生屏蔽引力场效应。
简单说,就三个字,反重力!
鞘翅的特殊结构,在翅膀扇动开始后,就会屏蔽掉罗文受到的一部分重力影响,让他仅凭一对轻薄膜翅,就能带动几十公斤的身体飞行。
可是,这套系统也不是万能的,否则,罗文也不会对他的飞行速度抱怨不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