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风从无>历史穿越>佛陀时代 > 第140章 受辱以忍辱为善
    佛在祇园教比丘众修学“五言道”,要求说话第一要如实,不说不实语;第二要适时,不说非时语;第三所说法义要对人家有益处,不说无益语;第四要柔软,不说粗涩语;第五要慈心,不说气话嗔恚语。这是五种说话的涵养。

    不管别人说话时机对不对,所说内容真不真,措辞是软还是硬,发心仁慈或嗔恚,法义有益或无益,听者都应心不动怒,口无恶言。

    做到修心如大地般深广,任何破坏不能摧毁;修心如恒水般清凉,任何火炬不能加温;修心如虚空般无有附着,任何画笔不能污染;修心如猫皮般柔软,任何打击不发破声;修心如被肢解般忍耐,任何宰割无嗔无怨。佛说常念锋利锯刀喻,不成阿罗汉,也得阿那含,二果必得其一。

    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常对待登门扰乱、冒犯、辱骂者,佛总是以觉悟者独有的感化力,恬静忍默,任由其骂,观其可以理喻者则以理服人,使其悻悻而来满意而去。佛教在创立之初没有名气,群众不接受也瞧不起新兴的佛教,举办供养大会往往只请外道,不请佛教,还要忍受以外道六师为代表的,外道异学的讥讽打骂与谋害。在这方面,佛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舍卫城有个年轻人脾气不好,绰号阿修罗盐,当面骂佛。佛说:“不怒胜过嗔恚,善良折伏不善,惠施降伏悭贪,真言破坏妄语,不骂不暴虐,圣贤面对怀恨的恶人,心如磐石常住不变,我说这是善于驾驭者,持心不起嗔恨,胜过操控马缰绳,制服惊马的车夫。”小阿修罗闻法悔过,作礼而去。

    还有个小婆罗门宾耆迦,来祇园骂佛。佛问宾耆迦:“吉星之日,你有过亲属聚会吗?他们没动过的食物,你会怎么处理呢?”宾耆迦说:“还属于我!”

    佛说:“你的呵骂也像这种食物一样,我始终不接受,这顿骂应当属于谁呢?”宾耆迦说:“你虽然不接受,姑且以骂相赠,骂了你就是给你了!”

    佛说:“这不叫相赠,何谈便是给你了?”宾耆迦问:“什么样的相赠是给与,什么叫不受相赠就不是给与?”

    佛说:“如果以咒骂报复骂我者,以嗔恨报复恨我者,以殴打报复打我者,以斗争报复斗我者,就叫做相互赠与;如果骂不还口,嗔不报嗔,打不报打,斗不报斗,那就不叫相互赠与!”

    宾耆迦说:“我听老婆罗门中有道行的大师说过,如来挨骂不恼怒,瞿昙你有恼怒吗?”

    佛说:“心无嗔恚的人怎么会有恼怒呢,调伏嗔恚是正确的生活方式,心灵得到正确解脱的智者是没有嗔恚的。用恼怒对付发怒者是令人厌恶的。以不怒对付发怒者,在克敌制胜上要比发怒好得多!”小婆罗门闻法悔过,作礼而去。

    佛住东园鹿子母讲堂时,傍晚从禅定起身,走到讲堂东侧的荫凉中露地经行。有一个恶语种姓的婆罗门,跟在佛后不停骂佛。佛默默地经行完毕,停住脚步。婆罗门说:“瞿昙服了吗?”佛说:“赢了的人会更增加怨恨,输了的人也会睡卧不安。舍弃输赢之心才会睡得安稳。”婆罗门闻法羞愧,悔过而去。

    清晨,佛从鹿子母堂出发,入舍卫城乞食。有一个恶语种姓的婆罗门一边骂佛,一边抓起一把土向佛扬去,刚巧被一阵逆风吹了自己一身。

    佛说:“如果一个人心里干净,没有嗔恨,不系疙瘩不染污,你骂他就等于骂自己。就像顶风往别人身上扬土,反而会弄脏自己一样!”

    婆罗门说:“我错了,瞿昙,我像个傻瓜一样不识好歹,怎能当着你的面破口大骂呢!”悔过之后从来路上走了。

    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化时,来到频头城北申恕林中。城中的婆罗门长者都来看佛。佛不问自说地告诉他们:“那种五欲六意贪着六尘,肆行非法的比丘,不应受到礼敬供养!”

    佛游婆奇瘦住在鼍山恐怖林中鹿野园时,舍利弗说:“无量罪恶与不善法都是从欲念产生的,欲念我们称之为污秽。有的人内心有污秽,自己却不知道,这种人在众人中是最下贱的。有的想‘我所犯戒,不要让他人知我犯戒!’有的想‘我所犯戒要让别人在隐蔽处责问,不要当众责问我犯戒!’有的想‘我所犯戒要让比我强的人责问,不要让不如我的人责问我犯戒!’有的想‘要让我坐在佛前问佛法,为诸比丘说法,不要让其他比丘坐在佛前问法,为诸比丘说法!’有的想‘诸比丘进入室内时,要让我走在前面,诸比丘跟随我进入室内,不要让其他比丘领头入内!’有的想‘诸比丘进入室内之后,要让我坐在最上座,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不要让其他比丘领先于我!’有的想‘诸比丘受食完毕收起餐具,行过洗漱水之后,要让我为居士们说法,不要让其他比丘为居士说法!’有的想‘居士们来到僧众园中时,要让我与他们会晤座谈,不要让其他比丘与居士会晤座谈!’有的想‘要让我受到王者、大臣、梵志、居士,以及国民的赏识与看重,不要让其他比丘受到赏识与看重!’有的想‘要让我受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的敬重,不要让其他比丘受到四众的敬重!’有的想‘要让我得到衣被、饮食、床褥、汤药,以及生活用品,不要让其他比丘得到这些供养!’一旦看见别人占了先,得了好处,便会心生恶念。那些欲望与恶念,都不是善法或善业!”

    在列举了以上11种不良现象后,舍利弗对比丘们说:“这样的比丘不是真沙门,却自以为是沙门,没有智慧却自以为有智慧,没有正智慧自以为有正智慧,没有正念自以为有正念,不清净自以为清净。犹如装满大粪的铜钵,盖上盖子以后,众人以为美食都想品尝,把它想得很干净。揭开盖子一看都想吐,越想越肮脏。要知道这样的人不能亲近,不要恭敬礼拜承事受教,否则便会长受无益之苦!”

    认识任何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佛教草创初期,人们不是称呼佛为大沙门,就是沙门瞿昙、沙门释种等等,没有人称呼佛是佛,或者如来、善逝、世尊。后期实至名归,人们认可佛教是佛教了,才以十号之一称呼释尊。早期佛教尚不被人理解时,佛所到之处,迎接他的并不都是鲜花和笑脸。因为在常人眼里,佛只不过是无数修道者中的,一个姓瞿昙的沙门而已,所以才有辱佛之事。虽然佛能做到与世无争,也教人无诤,但是徒弟们又在祇园中吵了起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