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翻页 夜间
一起风从无>青春都市>大明不革命 > 第四一七章 北部湾计划和大明雅言问题
    朱简烜考虑着华南地方的情况,就让办公室的书吏拿来了周边地区的各种地图。

    开始考虑稍微在后续的工业建设规划上做点针对性的调整。

    在朱简烜的引领下,在大明朝廷官方力量的强行推动下,大明的重点工业基础已经打好了。

    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两岸和浙江地区、珠三角地区各形成了一片早期工业区。

    而在大运河补水航线干线两侧,南直隶北部与山东河南的交界处,一片新兴的工业区正在快速形成。

    截止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以前的工业门类基本齐全了。

    民间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产业,在工业基础的基础上提供各种更加多样化的产品。

    但是朝廷官方的工业建设行动,却并不会因此而放松和停滞。

    国家力量仍然要维护和发展核心产业支柱,要负责关键前沿技术的持续攻关。

    还要要承担总体产业布局规划,地区工业发展动态平衡调整的任务。

    这些整体性和前沿性的职能,都是朝廷未来的重要任务。

    因为工业和商业发展是有聚团效应的。

    如果朝廷力量不做干涉,现有的工商业中心区域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民间的资金和技术人员,都会不断地向这种地方聚集。

    比如说现在全大明产业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基本全部属于广州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如果朝廷不出手调整当地的局面,广州府的城市规模就会不断扩大。

    扩张速度可能会比苏州、松江、杭州更快。

    因为无论是环渤海地区,还是江浙地区,总体面积都足够大。

    环渤海地区是朝廷直接影响,朱简烜手把手安排的布局,总体上是相对均衡的。

    江浙地区是本来就有足够的资本积累,有天下最高的识字率和城市化水平,总体发展最为均衡。

    而岭南地区只有珠三角的广州府这块好地方,自然条件禀赋远超周围地区。